常常有人問我對於ADHD“診斷”和“用藥的看法”,
我之前也陸續寫過一些文章,
但是最近,接觸到很多老師,家長,甚至是醫生
對於診斷和用藥承受了一些誤解和壓力,
我覺得非常無奈也心疼,
我想要把我的看法跟大家說說。
首先關於診斷,
有些人擔心“診斷”造成“被貼標籤”,
我從來不覺得是因為“診斷“造成孩子”被貼標籤“,
貼標籤這種事,想貼,有需要診斷嗎?
我們小時候沒人知道什麼是過動,
難道就沒有標籤?
皮一點的可以是,欠揍,死小孩,壞孩子,
胖一點的,矮一點的,功課差一點的,女生像男生的,
各種負面的標籤總會在不友善的對待中出現,
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是教育,是理解,是真正的面對問題。
當我們想辦法改善孩子失序的部分,
讓他跟老師,跟同學有更正向的互動,
我們陪伴他,讓他發揮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
我們幫助他更相信自己,
去面對可能遇到的挫折,處理自己的情緒,
去了解“面對不友善的對待”也是我們的人生課題,
我們讓更多人了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跟我們不一樣的人,
我們都應該尊重,
這些都是把標籤撕下來最實際有效的方法。
而關於用藥,
我想我們一定要先瞭解這個藥物對我們的影響,
以我以前個人的情況,
當我開心上課玩耍運動做我喜歡的事時並不需要吃藥,
當我需要長時間專心,
或是提高活動力去做一些我不喜歡的瑣事,
(ex:收房間,上網查資料,回覆訊息,繳費…etc)
我會吃專思達,它可以幫助我專注,
而它對我造成的副作用,
是降低食慾(剛好我平常食慾太好),
或是偶爾心悸(不會常常,也不會很嚴重),
因為它在我需要時的確有顯著幫助,
所以我會根據自己的狀況,在需要時吃藥。
但是每個人狀況都不同,
我從來沒有鼓吹大家吃藥,
或是對吃不吃藥下任何判斷,
到底該不該用藥,
當然是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做評估,
然後由自己做選擇。
而所謂的評估,選擇,
簡單的說,
就是看吃藥對這個人到底有沒有加分,
把吃藥對你帶來的影響,正的負的,
歸納統計一下,
如果服藥後效果不好,副作用嚴重,
可以試著調整劑量,藥種,
如果真的沒有改善,或沒什麼幫助,
當然可以選擇不要吃藥。
如果副作用可以接受,
但是對生活,學習,自信心有很大幫助,
那吃藥可能是好的選擇。
也許有更多更多只有當事人最清楚的狀況,
要交給我們自己去決定。
不管如何,
吃藥並不是打擊孩子的信心,壓抑孩子的熱情,埋沒孩子的天賦,
而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狀況下,
幫助我們發揮最大的能力,得到最多的快樂。
如果用藥效果不好,
我想沒有哪一個家長或孩子會頭殼壞掉硬要虐待自己。
診斷和用藥,
在我看來都是“對我們有幫助就去做”的其中一件事,
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你”去做怎樣的選擇,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本來就只有自己最清楚。
如果有一個老師,只因為孩子活潑好動,
或是學習狀況不如他所要求,
完全不願意去了解孩子,給孩子空間,
就要孩子去看醫生吃藥,
那麼有問題的是這個老師,
這樣的老師,問題很大,
但是請不要因為遇到這樣的老師,
就覺得只要老師建議你的孩子去看醫生,
就是不負責任的爛老師。
我遇過很多用心的老師,真心的關心學生,
在我演講結束後還會特別跑來問我問題,
老師說很心疼班上的某一個學生,
看到學生的困難,想要幫助他,
但是家長不願意去面對,
孩子很挫折,在家庭中完全得不到幫助,
老師想努力,
卻被家長質疑老師在對學生貼標籤,
常常我也只能很無奈地跟老師說,你盡力了。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醫生,問診不用心,
隨便就叫孩子去吃藥,
用藥狀況不好也不會想辦法去做調整改變,
那有問題的是這個醫生,不是藥,
就像如果你明明不是感冒,
有個醫生硬要開感冒藥給你,
你應該不會覺得是感冒藥的錯吧?
而如果我們覺得這個醫生不適合我們,
我們可以換一個醫生,
覺得還不滿意,可以再換一個醫生,
直到問題真正的被改善。
但是我也想說,
我看到好多認真專業的好醫生,
像我的醫生佑佑醫生,
後來每次去找他,我都不敢跟她講太久,
因為我知道她真的好忙,
早上的診可以看到晚上,
但是再累她都會撐下去,
因為有好多焦急的家長,需要幫助的孩子,
等著她的專業,
她的專業,她的堅持,幫助了好多好多人。
很多醫生都是像她這樣的好醫生,
用盡他們的所學只想要真正幫助病人。
如果有家長,只給孩子吃藥,
卻沒有給孩子應該有的關愛,陪伴,
那麼有狀況的是這樣的家長,
請不要以為所有讓孩子吃藥的家長都不用心,
都只想用藥解決問題。
我看過很多家長用盡心力陪伴孩子,
嘗試各種可能的方法幫助孩子,
卻還是要面對外界不了解的質疑眼光,
這些壓力常常還是來自最親近的人,
親戚,長輩,甚至是自己的另一半,
我們如果幫不上忙,
可不可以至少不要在不了解的狀況下隨意評論,
抹煞他們的用心呢?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的爸媽給了我他們能給我的,
最大的理解,支持和陪伴,
但是我可以確定,
如果大學時的我沒有診斷,了解自己是過動,
讓我和我的家人,對一些狀況釋懷,
沒有藥物的幫助,讓我必要時可以專心,
讀得下那些我沒興趣的科目,
我絕對拿不到我的大學畢業證書,
現在的我不知道會是在哪裡。
而我現在已經沒有在用藥了,
因為我長大了,很多狀況改善了,
我找到適合我的生活,不吃藥也過得很好,
自然就不用吃藥了,
藥物並沒有讓我依賴或成癮,
也沒有奪走我的健康,活力,和自由的靈魂,
我在不同的時候,自由的選擇,
選擇對我最好的方式,如此而已。
是的,我們的教育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我們的醫療也從來不是完美的,
但是我們可不可以就事論事,
看清楚問題在哪裡,
而不是把問題都推給診斷和用藥,
讓很多已經好辛苦,好用心的人,
很無力,承受更多的壓力。
如果我們可以敞開心,
去接納所有對我們有幫助的事,
用理解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我想,得到最多的,一定會是我們自己:)